作 品

呈現一種生物繁衍的狀態,在經由時間的累積而慢慢堆疊的過程。

在400g的土裡延續身體每一天剩餘的力,並以計畫性的方式紀錄我此刻的真空時段。

藉由施工圍籬所劃分出的空間,將工程裡常出現的砂石堆結合兒童堆沙堡的意象,意圖顛覆日常所見的景象與身體感受的連結,也重新針對物件的過渡及轉換上進行思考。

沈澱,在繁雜的狀態中取得平衡。以不鏽鋼及陶瓷實驗能夠承受的共同溫度,找到彼此間共存的方式,並在窯裡自然成形。

這是一趟尋找平靜的旅程,利用空間的重疊、錯視,創造未知的氛圍 ,從中可以感受到焦慮、不安、迷 幻的元素,最後以樹林小徑穿越至沙丘上看海,遠方的人如同創作者依然在尋找平靜。

在日本,察言觀色叫做讀空氣,我們常常閱讀空氣、讀到自己都快消失,因無法肯定自己,所以想被他人肯定的心情會變得更強烈,拼命讀懂周遭的空氣,卻漸漸讀不懂自己的心情,自己的匱乏,和自己的需求。

一種儀式,要去哪沒有人知道自己也不知道;是動態也是靜態,運用動態的重複性來創造出一個屬於自己的符號。

使用當地材料茶染、中藥染、咖啡 染,紗線及布料製作。做為多次走訪大稻埕的遊客,無論人事時或者天氣,都能改變對當地的感受,並以比較隨機的編織方式讓布料有多種變化與色彩,製作屬於大稻埕熱鬧的色彩及味道。

創作是要先面對自己,於是我包覆再重生,在這樣反覆操作裡,達到了自我療癒的平衡,此時此刻他便成為了我。

國立臺南藝術大學
材質創作與設計系 第十二屆畢業展

Webnode 提供技術支援
免費建立您的網站! 此網站是在 Webnode 上建立的。今天開始免費建立您的個人網站 立即開始